電話問律師專屬鏈接:http://m.08lv2g.cn/product/item/info/id/56.html
工資條是企業在發放工資的前后,有義務要給到員工的一張小字條, 法規規定:用人單位必須在實際出薪日的前后將工資條發給員工,而且還要做好保密措施,不能群發,也不能讓老板、hr以外的其他人知曉。
但有很多工廠、中小企業,或許是為了節省時間減少麻煩,或許是給出的工資結構本身就不合理,別說保密和按時發放工資條,它們干脆就不把工資條給到員工,員工要么覺得無所謂,要么也只能“打掉牙往肚子里咽”。
久而久之,不少的員工根本就不知道還有工資條這一說,只要每個月拿到錢就行了,這也給了很多用人單位一定的可操作空間,例如不發或少發一些五險一金或加班費用,員工也不會知道。
員工拿到工資條的好處
工資條可以讓勞動者很清楚的了解到自己每個月工資的具體組成,員工還可以通過比對不同月份的工資條,知道用人單位有沒有克扣工資,有沒有足額繳納五險一金,有沒有隨便亂扣錢。
如果勞動者有朝一日和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糾紛,工資條還可以與《勞動合同》一起作為證明雙方勞動關系的證據。如果沒簽《勞動合同》,那工資條的證明作用就更大了。
另外,工資條還可以在客觀上督促用人單位按時、足額、合法的給員工發放工資。
工資條常見的明細
一張完整的工資條,基本信息應包括:員工姓名、計發時段、發放時間、基本工資、加班時間、加班工資、請假扣款、其他扣款、社保(單位繳納)、社保(個人繳納)、公積金(單位繳納)、公積金(個人繳納)、個人所得稅、總計實發金額。
另外,如果某員工當月有績效工資、補貼、提成、獎金或其他扣除的,用人單位也應該在工資條里列明。
工資條的發放途徑
用人單位根據自身的情況,可以發放紙質的工資條,也可以通過郵箱發放,當然,如果單位員工人數不多,通過短信、微信或者QQ發放也是可以的。總之符合兩個原則就行——按時和保密。
勞動者拿到工資條后,如果對明細有疑問,例如五險一金扣除情況,那么可以先向當地的社保機構或公積金管理中心咨詢查詢。看公司的扣除情況是否真實正確,一旦發現不對勁,比如根本查詢不到繳納社保的結果,那么員工可以持工資條到社保部門或勞動部門對公司進行投訴。
最后,要提醒所有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,我國《勞動法》明確規定,員工有權知道自己的工資結構和福利構成,企業不發給員工工資條的,不但違反了勞動法,也侵犯了勞動者的知情權,一定不要以身試法。